新香港,更加平等的新特權階級

來自 | 7 月 29, 2014 | 時事關心, 歷史研究 | 0 條留言

瀏覽這個網站,相信你為周遭的不公憤怒,對不公的現象疑惑,尋求一個解答。
我不能給一個速效方法,有人說速效方法一定是騙人,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究和思考出路。
文章寫得有意義,您 能振奮情緒重新 出發,請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多多 於社交媒體 讚好、轉載、多多 打賞!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coin幫助我!
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 你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閱微左翼筆記》patreon捐助我,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找到出路。

我是一個左膠,素來不喜歡港英政府以來的施政。老實說,香港人的政治智力低劣,政治冷感得無以復加,厭貧厭得舉世無雙,公民意識遲遲未有起步,很大程度都是港英政府的開明獨裁之下的遺產。香港人在回歸後不能和中央抗衡,節節敗退,都和以前的香港政經結構有關。

但我更討厭回歸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入侵香港。

港英政府雖然壞,但是總對香港人的發展留有餘地。但是中央自回歸後,政治只是益自己的跳樑小丑,根本對香港人的發展不聞不問,任由我們自生自滅,這樣怎能叫香港人服氣?

所謂的有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說穿了,不過是將市場的優勝劣敗,折磨弱者和社會主義的同志親疏,拉關係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阿鼻地獄。這比右膠的市場經濟更差:起碼市場經濟還勉勉強強說機會平等。但是在新香港的有特色資本主義,「成功需父幹」,你的父輩地位如何,你的成就也必如何。

然後新香港,上到權貴,下到流氓,只要是媚共的,他們的惡毒行為就會受到無知的港人寬恕;只要是反對政府的,自然有不少奴性深的人為權貴斥喝了。為甚麼在尚算自由的地方,香港人仍然要劃地為奴?

例如,林慧思只是在鬧市向行使暴力的青關會用粗口喝斥,為甚麼就要受到大大小小不同的「中立」團體用文革式批鬥?包括送葬禮花圈,在學校門口日夜纏擾;但是曾蔭權和譚耀宗公然在立法會講粗口,那些「中立」的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又到了哪裡?

又例如,媚共奴傅振中在城市論壇用刀恐嚇他人,不同媚共奴在大大小小的場合毆打泛民示威者,那些「中立」的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又滾到哪裡去?相反,屋村只是有人塗鴉「習近平去死」就要被重案組調查,長毛在遞補機制沒有使用暴力反遭判監!為甚麼不用重案組查傅振中?曾禿鷹的依法辦事,算個屁!

又例如,民建聯收了不少商人和國內資金,當中不少資金來源不明,那些關注團體為甚麼又不去廉署舉報?湯顯明奢華生活,為甚麼愛港之聲不出來譴責?工聯會收了多個商家錢,背叛勞工,為甚麼王國興不率先自己查自己?相反泛民收肥佬黎錢,沒有甚麼奢華生活,人人都過得十分窮困,就值得那些「中立」團體大書特書!

又例如,陳鑑林和在龍獅節浪費政府公帑,還不知悔改;民建聯支持公屋加租,讓基層市民水深火熱,吳亮星「身有屎」仍然不避嫌去處理有關屎的會議,那些「中立」關注團體和愛港力到了哪裡?相反泛民認真審議議案,就被人誣衊浪費公帑。

歸究,香港現在已經是一個「人人皆平等,但保皇狗更加平等」的社會了。上到權貴,下到流氓,只要願意仿效日治時期的漢奸般做港奸,榮華富貴源源不絕。就像傅振中、李偲嫣但蛀米大蟲,不必領綜援,因為政府公帑會補貼他們。

不過,最可恨的,還是那些港蛙,泡在水溫漸漸升到沸點的時候,仍然不知大禍臨頭,還要讓清醒的人陪葬。

回到首頁看更多文章,或往下面捐助柏楊大學

經營困難,創作有價。文章看得滿意,坐言起行,贊助柏楊大學100元
274-414226-668,香港恆生銀行自由捐獻,WU CHUN LUNG
PayPal自由捐獻:paypal.me/wukaikam1988
PayMe ID:D122517944
轉數快 ID:9545120
或者可以成為patreon用戶支持我為您們服務:按此

追隨我的Facebook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IG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MeWe專頁:按此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事實上,我是因為這本書的改編動畫《如果杜拉》才買下這本小說(雖然未看完該動畫)。一開始就覺得被騙了,因為只有封面有女主角川島南的萌樣子,裡面一幅插圖也沒有,是故總覺得這本小說粗製濫造。但是因為本書的創意一流,所以我才願意看下去。

歷史之懲罰怪論:過去的蘋果日報路線如何障礙現在的「時代革命」?

歷史之懲罰怪論:過去的蘋果日報路線如何障礙現在的「時代革命」?

現在蘋果日報要靠讀者的訂閱維生,只要發動消費者運動,尼采信徒也不能不讓步。我們要向蘋果日報施壓,要求他們的編採方針,除了講投票民主,並要多談工人和弱勢平日面對的困境或權益問題是因為和缺乏民主有關,並行強調投票民主、社區民主和職場上的民主並行 ,這樣就能逐步贏回其他普羅大眾和基層的心,擴展支持,壯大民主運動。

0 條留言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11 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搜尋欄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