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保皇派的「弄臣唯心主義」哲學

來自 | 8 月 9, 2017 | 時事關心, 歷史研究 | 0 條留言

瀏覽這個網站,相信你為周遭的不公憤怒,對不公的現象疑惑,尋求一個解答。
我不能給一個速效方法,有人說速效方法一定是騙人,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究和思考出路。
文章寫得有意義,您 能振奮情緒重新 出發,請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多多 於社交媒體 讚好、轉載、多多 打賞!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coin幫助我!
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 你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閱微左翼筆記》patreon捐助我,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找到出路。

最近,保皇黨悍將范太接受傳媒訪問,批評青少年人心未回歸的原因,是因為通識教育的「現代中國」單元,老師偏向灌輸反共觀念予學生所致。因此建議考試不設必答題,並強制初中設中史科。

而不少自稱左派的保皇黨健筆或輿論領袖如阮紀宏或張志剛之流,在不同的媒體撰文演講時,他們的思路都大致是認定特區政府和中央意欲勵精圖治,形勢大好;問題只是非建制派不識好歹,處處唆擺民眾和政府及中央作對,以致香港越來越亂。

這些保皇黨派自詡左派,不料其識見竟然違背馬克思和毛澤東的理論,可謂大不敬:違反黨中央要求顧好意識形態的國策,建制派應該重讀馬克思主義,不要再犯下「弄臣唯心主義」的錯誤。

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若果說得膚淺一些,可以用周星馳在《武狀元蘇乞兒》中一個橋段來說明:當時皇帝要求蘇乞兒(周星馳飾)解散丐幫,因為丐幫會眾成萬上億,威脅統治。

蘇乞兒便說,丐幫有多少會員由皇帝決定,不是他主宰。皇帝問何故,蘇乞兒便說:若果皇帝治國有方,國泰民安,百姓富裕,又有誰願意做乞丐?皇帝心中有愧,不能反駁。

這個道理和馬克思主義有些相似之處,就是經濟因素的變動往往會帶動政治格局的改變。近代歷史上有不少政治革命,如法國和蘇俄的革命,都是由經濟動蕩所決定,非人力所能左右太多。因此,建制派指斥反對派煽動人心導致人心不回歸,其實是犯了「唯心主義」的謬誤,以為不少年青人反對政府是因為反對派在教育灌輸反共思想所致。

若果保皇派在回歸二十年來主管經濟發展有成,讓青年人看到上流的希望,就算反對派在文宣工作費吃奶之力,也不可能鼓動眾多青少年上街抗爭。(也許有人反駁我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來立論,自然認為人力在歷史影響很少,所以不可苛責保皇派在經濟政策上失誤。但是,馬克思沒有否認人在歷史的能動性,保皇派位高權重,自然能動性較大,責任也較重)

然而,保皇派在回歸以來,在經濟方針只集中在地產金融業,青年不能受惠於產業多元化一展所長,只能做窮忙族;還有,在政治和決策上,都是用人唯親,有心的年輕人不能參政——結果,他們就只能投身街頭運動,期望改變政府的施政方向失誤。

因此,保皇派好應該檢討自己在回歸二十年來做了甚麼好事!遺憾的是,保皇派健筆或輿論領袖不但不反諸求己,現在他們的論調出現了一種「弄臣唯心主義」,既欺騙領導者,也自我催眠。

所謂「弄臣唯心主義」,就是讒臣無所不極地用借口幫領袖開脫其政治責任。記得在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中記述,唐朝末年蝗害嚴重,但大臣竟然向皇帝說蝗蟲不吃作物,自願餓死!如此荒謬之事,皇帝竟然相信,不作自省,結果之後就爆發民變。

現在,很多保皇派健筆或幫閒將政府和中央的政策失誤一律不提,將現在的困境一律歸咎於外圍經濟、外國勢力、泛民煽動,可謂是「弄臣唯心主義」代表作!把荒謬的主觀妄想取代客觀觀察,最後只後害人害己。

若我是林鄭或習大大,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人心未回歸與政府施政的關係。若果聽信弄臣唯心主義者,誤以為只消打垮反對派就能天下大治,只會重蹈歷史覆轍。

回到首頁看更多文章,或往下面捐助柏楊大學

經營困難,創作有價。文章看得滿意,坐言起行,贊助柏楊大學100元
274-414226-668,香港恆生銀行自由捐獻,WU CHUN LUNG
PayPal自由捐獻:paypal.me/wukaikam1988
PayMe ID:D122517944
轉數快 ID:9545120
或者可以成為patreon用戶支持我為您們服務:按此

追隨我的Facebook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IG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MeWe專頁:按此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彭秋雁對我的啟發

彭秋雁對我的啟發

楊威利曾經說,鑽石需要巨大壓力才能成形,就好像人類對抗暴政和對自由的渴求,是需要強者的壓制。這並非全對……但仍然不見得有甚麼長進。可是,有時這對話有一定智慧,能夠幫助你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反而是敵人,甚至是魔鬼。

0 條留言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11 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搜尋欄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