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來自 | 1 月 6, 2010 | 文學及ACGM館 | 0 條留言

這首詩寫出了第四代香港人的無奈,所有好康的事都是上一代人盡享,而我們只能有上一代人畫下的圈圈裡走,完全沒有自主、機會。
不過說穿了,成功上位的人不知自己當初的辛酸,反而壓迫未能上位的人,這種媳婦變成婆,是歷史常有的現象,就像詩中上了車的人永遠不會行入d,體諒仍在月台的人。無奈。
「事忙」,日後補寫元旦西環遊記。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為什麼你們不行入d 呢?
你們曾經都是夾在月台上的人
曾經都希望前面的人行入d
但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時移勢易
等左四班車之後 你們的機會來了
入了車廂後 你們就不再行入d
歷史不會原諒你們
但我知道為什麼
因為你諗住自己搭兩個站
為左容易出番黎 就唔再行入d
渣滓!
你們曾經都是夾在月台上的人
機會來了 你們變了
頂你!
你們曾經是夾在月台上有理想的人
曾經都相信前面的人有責任行入d
理想是什麼?
人們說 理想是在彼岸
但你知道理想就是迫前面d 人行入d
入d
再行入d
廢柴
頂你!

P.S.:此詩亦適合形容白鴿黨某些人。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除了教育政策,還有後殖民的陰魂不散

除了教育政策,還有後殖民的陰魂不散

他們對英國的依戀其實和某些文化保守人士差不多,後者以為藉著回歸古典文化就可以這個禮崩樂壞的世代,前者以為英國一定是善長,殖民地年代一定是好時光,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共。港英政府的愚民政策實際上為現在香港的苦難種下了惡因。如果我們不認真梳理港英政府的所作所為,我們就不能迎向未來。

有納粹特色的執法藝術

有納粹特色的執法藝術

在民主國家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有納粹特色的法治社會中,法律面前,反對者含冤。在1933年希特拉擔任德國總理以來,他的納粹突擊隊和蓋世太保用盡暴力手段來消滅反對者,但是從來不受法律監管。情況就像現在新香港的愛字頭組織屢屢對反對者施暴,但是納粹化的執法系統卻有三不政策——警方不逮捕,律政司不檢控,法庭管不了。

0 條留言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9 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搜尋欄

Share via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nd this to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