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VB衰落看民主黨改選

來自 | 12 月 20, 2014 | 今日頭條, 社會科學研究 | 0 條留言

瀏覽這個網站,相信你為周遭的不公憤怒,對不公的現象疑惑,尋求一個解答。
我不能給一個速效方法,有人說速效方法一定是騙人,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究和思考出路。
文章寫得有意義,您 能振奮情緒重新 出發,請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多多 於社交媒體 讚好、轉載、多多 打賞!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coin幫助我!
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 你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閱微左翼筆記》patreon捐助我,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找到出路。

民主黨改選,一如意料之內,主席劉慧卿在毫無壓力下連任,副主席外加一個花瓶羅健熙和中生代的尹兆堅。在中常委中,張(文光)李(永達)楊(森)集團仍舊健在,證明一眾元老仍然堅持老人政治,不肯放權予後進,比有固定退休年齡的中共還要差。

另一件事,就是TVB的平均收視率在最近終於跌破20點,但是看不到TVB有任何改革,除了資源緊縮、裁員之外,爛劇仍然是接二連三,陸續有來,領導層仍然和民主黨的領導層一樣,不動如山。

民主黨的政治智慧比編劇也不如

記得在日劇《Change》中,執政中的政友黨民望低落,於是黨內大老神林正一就推舉年輕的朝倉啟太(木村拓哉飾)擔任首相,以期用他的清廉和年輕形象提升黨的民望,而自己就從幕後控制。結果這個策略使得政友黨的民望起死回生,也證明了張李楊和劉慧卿的政治智慧比起日本的一個編劇還要廢

民主黨的選票自回歸以來已不停下跌,黨內的政治人物老態龍鍾且暮氣沉沉,在多個重大的政治議題不是反應遲緩就是進退失據,現在枱面上的政治明星根本上已經吸引不到年輕求變的選民

民主黨沒有進行議會抗爭

就算早前民主黨的政治明星積極參加佔中,等被警方逮捕是值得肯定;但是他們多年來在議會上行禮如儀,沒有對政府發動不合作運動以爭取民主,在最近泛民控制了財委會的兩個工務小組底下,也輕輕地放過政府,使得很多選民懷疑民主黨在金鐘清場時被捕是否為了曝光率,最後亦不會成為民主黨在2016立會選舉的新票源。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民主黨的元老自回歸以來在立法會的溫馴無所為,使得年輕的一輩對他們不信任,也是自然之情

偏見一旦養成,就很難革除。我感謝民主黨的元老對民主的努力,但是形勢比人強,民主黨如果要殺出一條血路,好應該仿效《Change》內的神林正一般,在改選黨主席和副主席時悉數由年輕人擔任,中常委也應該由年輕的新銳擔任,以此決志自己改革的決心。可惜阿斗始終是阿斗,張李楊集團和劉慧卿連這樣的政治公關也不懂為之,無論如何也要坐在主席位坐到死為止(他們不懂像鄧小平般幕後控制嗎?),令人不得不感慨權力對人的腐蝕,那怕只是一丁點的,也可以毒死人了。虛名誤人!

TVB和民主黨相同之處

TVB和民主黨有甚麼相同之處?TVB曾經盛極一時,是香港的光榮;民主黨也曾經咤吒風雲,是香港的良心。但是,面對時代激烈的挑戰和變動,他們的反應不是痛定思痛,改革求變;而且盡吃老本,坐食山崩。TVB面對不斷下降的收視率,不是尋求改善自己的節目質素,而是拍攝更多爛片,以滿足目前正在萎縮的老一輩的師奶阿伯的支持者。他們害怕得失這群人,所以更加不敢改革。

同理,民主黨不肯以新氣象示人,反而仍由一眾暮氣沉沉的老大哥把持黨務,目的也是想穩定它的死忠的支持,因為他們推算那些死忠是溫和選民,不支持激烈抗爭,他們的目標不是擴大民主運動的支持度,而是保住他們票源的基本盤,以期在2015的區議會選舉和2016年立法會選舉輸少當贏

可惜呀可惜,TVB不肯改革還勉強可說是商業決定——但是民主黨跟著TVB的路線,失去了開拓民主運動的理想,只求取回原有的議席尸位素餐,完全是政棍所為,而我們的民主運動,可能會隨著民主黨的泡沫化而一起黯淡下去。

民主黨無政治家之風骨

一個政治家之所以為政治家,是因為他有理想和藍圖,就算一時得罪選民,他也毫不畏縮,反而會想辦法說服選民和反對者支持。但是民主黨這群政棍,在香港的民主運動波瀾壯闊的時候,他們不是努力轉化、說服保守的選民支持雨傘運動,而是緊張流失保守的選民支持,因此在雨傘運動進退失據,不敢發動議會不合作運動,這已經是一種為選票而選票的工具理性了

民主運動的成功,在於大多數人是否支持或默許抗爭的行動升級,增加政府的管治成本直到政府投降。民主黨作為擁有最多地方勢力的政黨,在此責無旁貸。除了修橋補路之外,也要擴展普遍反民主的基層和保守中產對民主的想像;讓他們明白,沒有公民對政治的積極參與(這裡不是僅指投票),連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守護不了。

但是,民主黨的一直方針,都是提倡一種虛擬自由主義,空口講民主制度的重要,沒有向市民介紹民主和他們生活如何息息相關,到了現在,這些名義上支持民主的人倒過來反對佔中支持假民主方案,自然正常了。因為我們的民主教育仍然未竟全功。

民主黨怕流失支持

作者一個民主的支持者,絕不可以害怕流失支持。為了宣傳民主,有必要堅持自己己見。在《刀劍神域》中,有紀曾經勉勵明日奈:「有些事情需要互相碰撞才可以傳遞。」就是鼓勵明日奈堅定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意願,努力去改變她,而不是退縮。作為民主的支持者,有必要和保守選民碰撞,以爭取他們加入民主運動。

但是我相信新一代的社運人士和政治人物也不再是空口談民主了,而是有一系列的民主和民生的連結。我也相信民主黨絕對有不少新銳是走這個路線。可惜的是,在張李楊集團和劉慧卿把持下的民主黨,除了公關上不能說服公眾他們已放棄虛擬自由主義,我也慎重懷疑他們的年齡和衰退中的智力是否有能力去改變這個路線。

所謂萬念俱灰,民主黨的改選暴露了他們死不悔改的決心,我們也應該考慮,是否放棄這個曾經對民主運動有貢獻,但是現在卻成為絆腳石的政黨了。

回到首頁看更多文章,或往下面捐助柏楊大學

經營困難,創作有價。文章看得滿意,坐言起行,贊助柏楊大學100元
274-414226-668,香港恆生銀行自由捐獻,WU CHUN LUNG
PayPal自由捐獻:paypal.me/wukaikam1988
PayMe ID:D122517944
轉數快 ID:9545120
或者可以成為patreon用戶支持我為您們服務:按此

追隨我的Facebook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IG專頁:按此
追隨我的MeWe專頁:按此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香港中文科的教學問題

香港中文科的教學問題

總之,作家們都經歷在一個大量閱讀的時代,他們的文章才變得有生命力,再而有感染力,進而成為良作。我想,要學生的中文好,廣泛的知識和對世界的反省是先決條件。可悲的是,舊高中和新高中的中文教育都沒有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對世界的觀察力,一味只操練試卷,講解考試技巧。難道,一個生活經驗和知識皆告貧乏的人,能靠那虛幻的能力來看明一篇文章,寫一篇有餘韻的文章?

0 條留言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11 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搜尋欄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