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立法會的發言

來自 | 7 月 13, 2011 | 職員日記 | 0 條留言

緊記:若果你覺得文章好,舉手之勞,請在最下面的likecoin點like(免費的),我就能賺取微薄收入,繼續寫更多文章給大家,也請分享這篇文章給其他朋友,謝謝!

日後如果西方帝國勢力成功肢解中國,我覺得他們會為設立這個「德國」科的主事者豎立銅像,以紀念其做漢奸的功績。

香港的教育官員根本無心推行真正的愛國教育。例如縱容學校不設中國歷史科為必修科,在中國語文科廢除範文課程,比殖民地時代更差。小思教授寫了一篇文章,指即使在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刻意淡化香港人的國民認同,但是香港人的愛國心仍然很強烈。例如支援同胞抗日,七十年代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運動、保釣運動,以及八九民運,都反應香港人的愛國心。

小思教授分析,由於當時的學生能夠從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地理科等科目體會祖國的源流、文化、歷史和苦難,所以才能夠培養當時香港人的愛國情懷。但是九七回歸之後,越來越少人修讀中國歷史科,中文科的範文教育更加是蜻蜓點水,讓學生無法神交古人,體會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結果使得學生的愛國心不高。

現在設立德國科,實在無補於事。不過,本人體諒香港政府不過是中共的一隻狗,所以不得不設立一些一味歌頌中共的科目。這不是我說的,是從諮詢文件看到的。諮詢文件中有關國家的範疇,全部都是認同現政權、關心現政權、熱愛現政權——「批評國家」、「批判國家」的字樣,在諮詢文件中看不到。教育局是不是要將學生洗腦?這樣模式的教育,都有先例可循。之前大搞愛政權教育的國家有法西斯意大利、納粹德國、軍國主義下的日本。結果,這三個國家都在二戰戰敗,受到極大的傷害和侮辱。可見搞愛政權教育沒有好下場。現在,教育局大搞德國科,向以前三個獨裁國家看齊,要致我們中國人於死地,這不是用心險惡嗎?這不是漢奸所為嗎?

西方都有愛國教育,但是他們鼓勵學生批評政府,關心社會。可是反觀香港,教育局不敢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批判思維,所以只敢從國家的成就著眼,而不敢談及中共執政以來的暴政,包括「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六四」、「迫害維權人士」、等等。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教育,只會讓學生對社會失去信心,他們變得更加犬儒、不關心社會公義;或者,他們變得像保皇黨的議員般高舉愛國大旗,實則謀取一己之私;殘民自肥。結果,原本應該讓國家進步的下一代,反而會禍國袂民,讓中國遲遲不能富強。所以,有關主事者用心險惡,是一等一的漢奸。

既然,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是漢奸肢解中國的陰謀,我們應該反對到底!

緊記:若果你覺得文章好,舉手之勞,請在最下面的likecoin點like(免費的),我就能賺取微薄收入,繼續寫更多文章給大家,也請分享這篇文章給其他朋友,謝謝!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香港未來能期望「八十後」嗎?

香港未來能期望「八十後」嗎?

無論是社運分子和民主派中人,都過分高估「八十後」現象為社會變革帶來的動力……我並不是說呂大樂所言的「世代論述」沒有價值,世代論述的確說明了第四代香港人面臨的困境,包括高學歷、低人工、工種少、工作不穩定的問題——但是僅此而已。

學民組黨與在傳統民運組織工作的我

學民組黨與在傳統民運組織工作的我

對六四的理解,也有這種世代的分別。可能老一輩願意去為一個大願景去支持民運,但是年青一代或許比較自我,組織爭取的議題若非與他們有關,他們就不聞不問了。我對於民運組織的發展稍為擔心;當老的一輩漸漸退場,年輕的一輩成為主流,又如何讓對六四沒有感情的一代支持組織?現在學民仔組黨,就是香港政治遠離大中華情懷的訊息。

0 條留言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9 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搜尋欄

Share via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nd this to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