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社會對現今青少年的責難

來自 | 4 月 23, 2010 | 教育研究 | 4 留言

瀏覽 這個網站,相信 你都會好需要,看我創作的文章和圖片,一定讓你 開心驚喜!
記得 文章和圖片 寫得很好,您 心花怒放,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多多 讚好、多多 打賞!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舉手之勞,免費)!
大家都有 找不同好看的文章圖片,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 大家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閱微左翼筆記》捐助我,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

現今社會主流對青少年的責難,無非以下數點:

1.  青少年的知識水平越來越低
2.  青少年越來越反叛,不服從規矩
3.  青少年求學心態,無復當年般好
4.  青少年的抗壓力越來越低
5.  大學學生質素低

基本上來說,第二代香港人(即呂大樂指的戰後出生的人)對第四代香港人(80年代中至90年代出世的青少年)的批評。他們對於香港的「美好」時代十分緬懷,並批評現代青少年只會令到香港衰落下去。

我不得不指出,這些都是一些社會偏見,或者是統計學上的謬誤所致,現在提出一些疑問,供大家反思:

1.  所謂青少年的知識水平越來越低,有沒有考慮當中青少年的家庭背景?戰後的教育普及率其實不高,受教的通常都是家庭背景較好,願意受到主流社會馭化的人。他們有較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和好成績,通常成正比關係。相反,現今是普及教育,家庭教育良莠不齊,學生的起跑點亦不一樣,對知識的掌握亦不一致,所以知識水平沒有以前一樣高,是正常的。

2.  戰後的教育系統,高等教育的學額較少,不適應這個制度的人老早被淘汰,進入這些高等教育的人,都是這個教育遊戲的勝利者,所以他們的考試自然好。現在是普及教育,大部分適齡兒童基本上都要入學,而現在的高等教育學額亦大大提高,所以有一些「另類」的學生也能進入學校受教,他們未必能夠適應這個考試遊戲,成績自然會低落,自然會拉低整體水平。

3.  如果香港人真的重視學習知識,那麼香港就不會被國際社會譏為文化沙漠。實際上,香港人輕視知識,知識只不過是取得學歷的敲門磚,用完即棄在這種社會風氣薰陶下,你認為大部分青少年能夠熱愛知識嗎、熱愛學習嗎?

4.  所謂的學習知識,包不包括人文學科知識?

5.  教學模式是否完美無缺?是否適合所有學生?中學的分科是否太單一?政府政策有沒有影響教育效果?

6.  說青少年抗壓力低,但不見得上一代抗壓力高。青少年抗壓力低有社福機構的數據研究「支持」,但上一代的抗壓力「高」卻沒有任何數據支持,只是靠片面印象所構成,而且抽查對象都是成功人士,故此指責對年青人極不公平。

7.  所謂的「反叛」,是建基於甚麼立論?如果是校規,很抱歉,我認為校規根本是宣揚單元主義,公然向民主精神和自由主義宣戰。如果是說學生的品德,我可以說,是因為人權教育的不足所致,更加壓迫性的教育是行不通的。

8.  甚麼是求學心態,是不是指考試成績或者考試課程?

9.  至於學生的品德比以前差,是一個不當的比較(即用以前的拔尖教育比較現在的普及教育)。以前的青少年,可能在綴學後加入黑社會,但是現在的青少年頂多在學校被訓導處分,故此說現在學生品德比上一代人差,似乎有值得商榷的餘地。

希望大家能夠思考以上的問題,香港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認真思考。

回到首頁看更多文章,或往下面捐助柏楊大學

經營困難,創作有價。文章看得滿意,坐言起行,贊助柏楊大學100元
274-414226-668,香港恆生銀行自由捐獻,WU CHUN LUNG
PayPal自由捐獻:paypal.me/wukaikam1988
PayMe ID:D122517944
轉數快 ID:9545120

追隨我的Facebook專頁,搶先看新文章:按此
追隨我的IG專頁,搶先看新文章:按此


懇請在Patreon捐助我的創作事業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胡啟敢

胡啟敢

自小已是基層,受過壓迫及見過中上級社會階層的荒謬,成為了堅定的左翼。堅持普羅大眾由下而上掌握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因為大部分文章都提倡左翼思想和普世價值,因此經常被網上的極右網民及法西斯網民中傷。與其憑他們的三言兩語誤解我,不如慢慢看我的文章了解我。舉手之勞,記得於上面的社交媒體欄分享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歡迎交流交流,了解更多知識

耶林:為權力而鬥爭

耶林:為權力而鬥爭

耶林在全書的開篇即指出:「法的目標是和平,而實現和平的手段是鬥爭」,「大凡一切權利的前提就在於時刻都準備著去主張權利。法不僅僅是思想,而是活的力量。因此,正義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權利的天平,另一隻手握有為主張權利而準備的寶劍。」

4 留言

  1. 柏堅

    Re:攝位人
    我並沒有說現在的青少年好過上一代,我只是說如果這一代如果是王八,那樣上一代也是烏龜。這一代有一些只顧吃喝玩樂的人,上一代也有。我識很多大學生朋友政治冷感還要沾沾自喜,今我覺得很可恥,但我不相信上一代不是這樣。
    今次公投投票率這樣低,我真的絕望了,有移民台灣之意。

  2. 攝位人

    香港人一代不如一代,已經是一個事實。
    當你到街上走一趟或共事一次,再聽其言,觀其行,你自然會發覺此言非虛。

    至於閣下認為香港人輕視知識,有此評語,確實十分客氣。就本人之觀察,香港人並非輕視知識,實為反智是也。當然,香港人對世界之無知,亦可謂舉世無雙。

    而大學生不濟亦為事實。只不過於香港之文化之下,人人都對大學生有所寄望,又認為這幫人是什麼精英之類,才有此評論。不過,我要強調一點,大學生幼稚園化相信已是一個現實。什麼4個S、四仔主義云云,亦可見香港大學生之素質如何。連大學本身,亦成了一所工廠,又有何精英可言。畢竟,酒囊飯袋而已!!!!

    柏堅兄,你我唯素未謀面,但亦有拜讀閣下之文章。記得讀過好幾篇閣下評論香港人之文章,寫得極好!!!不過未知為何你當時之觀點,與這篇文章比較,會有如此之矛盾。

    不過,若將呂大樂之觀點加於當今青年身上,確有其不公道之處。然而,此非一部分人之問題,而是社會文化及價值觀之問題。於中國人社會內,一切就是如此。

  3. 柏堅

    最糟糕的是,這群人就是建立遊戲規則,玩殘我們的既得利益耆。還要恥笑我們不如他們,真是犯賤!

  4. MK-II

    說得好!一句「抽查對象都是成功人士」就道盡了上一代港人媳婦熬成婆的心態。
    上一代港人的勝利者現在在高位大放厥詞,上一代的敗者則連說話的權力也沒有,這様想還真的有點可悲……

發表迴響

已經幫助幾十萬人

每篇文章五分鐘,更聰明了解民主、自由、人權,不被洗腦

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

2023 年 12 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搜尋欄

close-link
error: 注意: 尊重啟敢的辛勞創作,請勿複製原文,改以社交媒體分享取代,謝謝
%d